练好中医药发展“内功” 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

    添加日期:2017年11月3日 阅读:1708

    中医药服务之所以能够很好地纳入中国的国家卫生系统,关键在于中医药学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政策保障和法律支持。截止到去年年底,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立法工作,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监管草药相关法律。

    近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促进中医立法工作委员会第*届学术年会暨“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实践”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国内外100余位**学者与会,以“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实践及其法律政策保障”为主题,围绕《中医药法》颁布及其影响、中医药服务纳入中国卫生系统的实践经验、中医药在欧盟及亚洲国家立法现状以及中医药全球立法工作讨论与推进等议题展开研讨,分享并交流各国经验,以更好地促进传统医学更好更广地纳入各国卫生系统中。

    中医药服务已纳入国家卫生系统

    2014年,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决议敦促各成员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调整、采纳和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的传统医学战略,敦促各成员国酌情制定工作计划,把传统医学纳入卫生服务体系,切实推动全民健康覆盖,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千年目标。

    中国响应传统医学决议的要求,已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服务相结合共同纳入卫生系统中,促进了传统医学服务的全民覆盖。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各国分享“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经验,推动中医药走出去。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南京中医药大学承担“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实践及其法律政策保障”项目,通过江苏、湖北、甘肃、黑龙江、广东五地的调研,历时两年,基本厘清了中国在“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其法规政策保障的原因。

    该项目主持人、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长青告诉记者,中国在将传统医学服务纳入国家卫生系统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在卫生保健服务的每个层面上互相配合使用,各级卫生机构均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医疗保险完全覆盖中医药服务,公众可自由选择中医学或现代医学卫生保健服务,这些成功的实践经验能够为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田侃表示,中医药是中国卫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快速扩张;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既保持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中医药服务效率更高且具有价格优势。中医药服务的居民认可度高,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大型中医院,中医传统疗法前景广阔。

    中医药服务之所以能够很好地纳入中国的国家卫生系统,关键在于中医药学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政策保障和法律支持。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表示,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开始实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研究和推广中国在中医药政策与立法领域的经验,解决中医药国际化中的立法问题,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中国政府有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政策涵盖了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西药在区域、城乡之间的统筹和协调发展、以及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内容,上述政策集中外化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王长青表示,在实现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方面,中国政府分别从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保障等领域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建设。

    已传播至183个国家和地区

    与会学者表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及民众的广泛认可。据介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外政府间签署了8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表示,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中国政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第62届、67届世界卫生大会两次通过传统医学决议,带头贯彻实施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发展战略(2014-2023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政府支持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建设了25家中医药中心,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靓丽名片,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目前,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步伐,各国愈加重视中医药的规范与立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提出,截止到去年年底,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立法工作,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监管草药相关法律。据了解,新西兰已成立专门小组推进中医立法,法国将通过议会提案立法,吉尔吉斯斯坦卫生部将通过法律途径推动立法工作,欧盟也具备了初步意向。还有许多国家也在逐步地通过立法途径将中医中药纳入医疗保险。这些都表明了立法途径已逐步成为推动全球中医药发展的新趋势,也说明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能够为人类健康做出重大的贡献。

    练好内功让更多人信服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围绕“西班牙中医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台湾中医药法制概况”、“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及出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中医立法”、“日本的汉方药产业和相关法律制度简介”及“中医药在爱尔兰的职业现状和监管现状”等相关议题开展讨论,为中医药走上国际化达成广泛共识。

    田侃表示,中医药已一次次被临床证明是有疗效的,也越来越为更多国家所接受,可以说,当前,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我国相关人员和学者越是应当理性地对待中医药,客观判断中医药的优势和劣势,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和创新,夯实中医药的内功,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医药发展得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才能更让世界人民信服中医药的疗效。

    “中医理论建立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上。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当前的证形(证是中医诊察思辨的结果,因证才能援方施药)跟古代的证形可能会有所差别,与之相关的中医理论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发展。”田侃说。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宗友表示,国家的重视、人民对健康的重视以及中医药在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都是中医药发展的机遇。但中医药当前的发展还面临着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困境,中药采集、种植和管理的问题,中医药评价标准单一等方面的挑战。

    他认为,练好中医药内功、推进中医药发展,首先要求中医中药的统一管理,让医生懂药,药师懂医;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则应遵循实践医学人才培养规律,不仅要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医药理论背后的意蕴,还要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相关科研不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还要重视从院内制剂等具有自身特色的临床实践开始;药材种植要规范药材生长环境、采摘标准等要素,做好药材跟踪质量体系,做到用药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法律,更好地体现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责任编辑:芳芳    WWW.1168.TV    2017-11-3 10:12:04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同仁双宝北同世家疼痛冷敷凝胶20g

同仁双宝北同世家疼痛冷敷凝胶20g(短时间见效,高复购)

联系电话:19937853017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

同仁双宝北同世家疼痛冷敷凝胶30g

同仁双宝北同世家疼痛冷敷凝胶30g(短时间见效,高复购)

联系电话:19937853017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

本文标签: 中医药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24-0324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1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